【您貴姓】覃氏:民族文化信仰鑄就家族精神之魂
覃氏歷史源遠流長,幾乎可以追溯到中華民族開啟文明的時代。先秦時期覃姓族人主要活動于河南地區,后由北方遷徙南方,至宋朝時覃姓已成為廣西的著名大姓,約占全國覃姓總人口的65%。覃姓族人遷徙入桂后,長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和影響,勤儉度日、耕讀傳家,扶危濟困、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俊彥輩出,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甚至獻身于國家民族之大義。來自我市興業縣的覃震聲烈士就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
根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截至2022年底,覃姓在玉林轄區內戶籍人口為139786人。玉林覃氏族人堅守“勤耕好學,創業夢圓;竭誠報國,裕后光前”的家風家訓,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很大貢獻。
覃氏圖騰
覃氏圖騰
【釋義】《說文》:“滋味深長”。覃像酒盈樽,說明覃是表示“裝有好酒的壇子”。據《姓氏考略》載,“夏有地名覃懷,居者以地為氏為覃氏?!薄榜麘选笔堑孛?,今河南溫縣周圍為覃懷,夏稱覃地,秦漢稱河內郡,唐宋稱懷州,元以后稱懷慶府。 “覃懷”字意來自甲骨文中的解釋。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壺)?!榜弊稚厦娴摹拔鳌弊?,是酒壺的蓋,西下的“曰”是酒壺的大肚,“十”字底部為尖狀,插入地中便于存放。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懷氏,其后以部落名為姓,稱為覃懷氏,后簡為覃氏。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覃氏始祖為伯益。相傳伯益出生于“東夷”,是跟隨大禹治水中能力很強的人之一。他長期在覃懷地居住生活,根據古人以地名命氏的習俗,他自然成了覃氏或覃懷氏一員。他是炎帝的昆孫,又是黃帝的外昆孫,具有雙重皇族身份,為舜、禹兩朝大臣。他對人類的文明進步有很多貢獻:一是馴鳥獸為禽獸,開創了人工飼養畜禽的歷史;二是教民掘進而飲,開拓了人類飲水、灌溉新路;三是將南方稻種引到北方教人種植,結束了北方無水稻的歷史;四是協助夏禹治水,降服了水患。由于這些蓋世功德,他得到舜帝的嘉獎,賜姓為贏,并封為虞官,后又被推選為夏禹帝位的繼承人。
語言習俗
玉林市轄區內覃姓族人所操語言以桂東南粵語、客家話方言為主。
覃姓人口
根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截至2022年底,玉林市轄區內覃姓戶籍人口為139786人。
家風家訓
敦親睦族,
孝悌為先;
積善修德,
戒奢崇儉。
和諧鄰里,
禮讓恭謙;
貧不失志,
富則慷捐。
謹婚慎嫁,
家和丁添;
遵紀守法,
進退擔當。
勤耕好學,
創業夢圓;
竭誠報國,
裕后光前。
覃姓淵源
興業縣城隍蓮塘覃氏大宗祠效果圖。
覃氏的產生與中國最古老的姓氏同步,其歷史源遠流長。我國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覃”的記載。那么,覃氏一族究竟根在哪里,源在何方呢?重慶大足縣《覃氏家史》說覃姓“始于春秋,根底覃懷?!睆V西邕寧縣《覃氏源流》中說:“考查皇覃氏姓源于覃懷?!睆V西上林、馬山、容縣等縣《覃氏族譜》認為“覃姓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覃懷古國,在今河南武陟、沁陽一帶?!毙陆甲C,覃氏肇基于上古時期的覃懷古國,具體地點在現在的河南溫縣。溫縣在歷史上屬于覃懷古國,覃懷氏肇基于此,在此發祥。由此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覃氏一族,根在上古“覃懷”,源于河南溫縣。
覃姓一族根在上古覃懷,源于河南溫縣,伯益系覃氏肇祖第一人。據史料記載,“伯益、人名,舜臣,佐舜馴烏獸,賜姓贏?!庇终f:“堯時有伯益者,佐禹治水。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賜姓贏?!睆囊陨嫌涊d可知,伯益是少皋的后裔,他繼承先祖之職,當上了東夷族部落的首領,并且佐禹治水。這些都與覃懷氏,皇覃氏的歷史十分吻合??梢钥隙ǖ卣f,伯益是隨禹治水的覃懷氏部落的頭人。古代部落首領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所以說,伯益不僅是東夷族部落的首領,也是覃懷氏的頭人即覃氏的肇祖。
說到伯益,不能不涉及到“皇覃氏”?!逗像先m譜·序》云:“吾族自因提紀皇覃氏肇姓?!睆V西《容縣覃氏族譜·姓辨》云“按上古有皇覃氏,出因提紀?!绷頁恶系眯站壠鸺皻v史人物志略》云:“我覃氏自皇覃氏而后,系演天潢家稱閥日:‘及禹有天下,封其后于覃懷,曰覃懷。即書經覃懷底績之地也?!嶙逡择麨樾?,蓋本于此?!敝钡?000多年后的今天,各地覃姓族人還有不少戶在祖先神龕上仍然書寫著“皇覃氏歷代祖先考妣之位”十一個大字。
覃氏一族經過了覃懷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譚氏→覃氏的漫長歷史演繹過程,又經多次遷徙,子孫瓜瓞延綿,流布華夏,士丁亦眾,聚居于廣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區,散居于全國各地和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居湘、鄂、川、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屬土家族;居廣西的屬壯族,居海南的屬黎族,居西藏的屬藏族,居住四川梁山的屬彝族,居云南的屬傣族和仡佬族,居住其他各省、區的屬漢族。覃姓一族現已發展成中華民族中擁有數百萬人口的泱泱大族。
在玉主要宗支的分布情況及遷徙路線
據相關譜志資料記載,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覃氏先祖就已在玉林居住生活。唐代黔州長史判都督事、著名詩詞作家盧藏用《景星寺碑》一文中有白州刺史覃崇位、白州周羅縣主簿覃云方的記載。此外,唐至德元年(756年)至大歷六年(771年),西原大元帥覃問占領容州,前后生活了17年之久。他們是玉林覃氏的始祖。如今,覃氏在玉林市各縣(市、區)均有分布,主要有覃莫(英)、覃五四、覃仲文、覃廷、覃弘等宗支。
玉州區覃氏主要宗支
玉州區主要有覃鎮題和覃英兩大支系。玉州茂林覃氏族人明朝初期從廣東高州府信宜縣硤口所風垌村樟木社遷到北流二廂雷蛤村,明朝中期部分覃氏后裔又從北流二廂遷移到茂林屋頭沖。之后又有部分分支從屋頭沖遷到水軍塘村。玉州區大塘鎮蘇煙村覃氏從北流市大里鎮宦田村遷來;玉州區名山街道名山社區騰楊村覃氏從興業縣龍安鎮柑坡村遷來。
容縣覃氏主要宗支
容縣是玉林市轄區內覃氏人口聚居的大縣,主要有覃莫(英)、覃容錫、覃應懷三大宗支。覃莫(英)是容縣該宗支的最早入鄉始祖,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從平樂府富川縣龍門塘奉調到容守御,后落籍容縣。覃容錫宗支先祖從平南縣遷來,至今已傳至31代人。覃應懷宗支散居于容縣松山鎮各地,今以其為容縣入鄉之祖。
北流市覃氏主要宗支
北流市覃氏祖源和傳承世系較清楚的主要有兩大宗支,即覃莫(英)宗支和覃弘宗支。覃壽為覃莫(英)第五代孫,是北流市覃氏最早入鄉始祖。覃弘宗支北流覃正坤支系,當年,覃弘奉旨到粵平亂,事平后落籍廣東化州,其后裔第十代覃正坤先是從化州甲隆遷移至白石定居,后又遷移到陸川沙坡寨地、北流火燒橋、六靖鎮及山佳口等地居住,至今已傳承25代。
陸川縣覃氏主要宗支
根據陸川縣覃氏族譜資料,陸川縣覃氏主要有四個支系,即覃莫(英)支系、覃弘支系、覃通支系和覃成龍支系。
博白縣覃氏主要宗支及傳承世系
博白縣是廣西覃氏聚居比較集中的縣。據相關志譜資料記載,博白縣各鎮的覃氏是歷史上先后從相鄰地區或內地遷來的,主要有覃五四支系和覃弘支系覃海玄分支。覃五四支系是博白縣最大的覃氏支系,也是進入博白最早的覃氏支系,現其后裔有八大分支,分布在旺茂、亞山、博白鎮、大壩、鳳山等5個鄉鎮,人口約3萬人。
興業縣覃氏宗支
興業縣是玉林市覃氏人口較多的縣,約有3.5萬人。主要有覃仲文宗支、覃廷欽宗支、覃英宗支、覃長茂宗支等四大宗支。蒲塘鎮陳關村覃族,則是從桂平羅秀長塘表遷延而來。
福綿區覃氏宗支
據福綿區當地族譜記載,福綿區主要為覃五四宗支后裔。覃五四生于清康熙年間,原籍湖北荊州,年青時因家中遭難而南逃廣西,初入粵西藤縣,后又輾轉容縣,再遷到博白,其后裔從博白遷居至現在福綿區沙田鎮。
本姓人自評自語
覃氏作為泱泱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千百年來,繁衍生息,開枝散葉,遍播華夏。
廣西覃姓的祖先從全國各地遷徙入桂后,勤儉度日、耕讀傳家,共濟鄉里、俊彥輩出。宋朝景德進士、御史中丞覃慶元,為人穩健,遇事敢于發表意見,舉朝服其公正;清朝高級將領覃守正,在云南領兵數萬,后卒于戎馬征戰中,誥封武顯將軍。當代杰出精英有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覃應機;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覃日飛;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覃瑞祥;現任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曾是廣東省最年輕的副省長)等等。他們為臣者盡忠守節,為文者傳道授業,為武者沖鋒陷陣,為官者勤政為民,是覃族的光榮與驕傲。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覃姓歷代名人8名?!拔倚振因湴?,世界覃氏一家親?!惫磐駚?,我們祖宗流傳諸多優秀傳統,是我們覃氏后人的信心源泉、精神命脈,是我們覃氏文化的“根”與“魂”。希望我們千千萬萬覃氏后代繼承好這些傳統,遵紀守法,奉獻家國,用自己智慧的心田、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建設好我們這個大家庭,光宗耀祖、光耀門庭。
作為廣西覃姓家族后裔的一員,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時刻警醒自己要遵從祖訓,崇文尚武,勤奮好學,把祖先們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秉承廣西覃氏忠孝美德、誠信和諧的人文精神,融入時代精神,服務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實現“中國夢”,是我們廣西覃姓宗親的夙愿和追求。
(原玉林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投資促進局局長,玉林市二級巡視員 覃展西
玉林市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 覃祖敏)
專家點評
年幼時,就喜歡誦讀《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其實,我國的古今姓氏已不是以百計,而是多達兩萬兩千多個。在這個姹紫嫣紅的姓氏大花園里,覃姓是艷麗惹目的一枝。
覃姓族人先秦時期主要活動于河南地區,后由北方遷徙南方,至宋朝時覃姓已成為廣西的著名大姓,約占全國覃姓總人口的65%。在歷史上,不管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覃姓杰出人才都很多,他們的事跡已成為覃氏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我的興業老家就出現了一位革命先驅覃震聲,他在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中英勇就義,眼下他已走進了我正在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葵山,你去啰嘟》當中,其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將通過藝術形式激勵更多后人。
可以說,姓氏文化在中國是頗受重視的,它往往融合于人們的宗親活動中,或認祖尋根,或合建宗祠,或聯宗祭祖,一些富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形式,已成為增強一定族群凝聚力的橋梁和紐帶;而且這一族群又往往具有一定的家訓家規,作為他們的行為規范或精神引領。在倡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姓氏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具有重大意義。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一代族人都要繼承和發揚先祖的優良傳統,融入當下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玉林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金田雜志社社長、總編輯 李參天)
家族名人
覃英(莫),明朝應征平叛有功,洪武年間奉調守容州(今容縣),由百戶升正千戶,誥封武靖將軍。其后裔九人被誥授將軍,有“一門九將軍”之譽。
覃猛,興業縣人。自幼精通詩書,嫻熟武藝。明成代年間,奉命征剿兩廣諸夷,先平亂于廣東,后轉戰梧州。功成后參加興業縣治亂。因屢平賊寇,累建功勛,蒙上準奏,誥封興業縣南門樓狼總,授予狼田,供養狼兵,以遏亂萌。
覃克振,容縣人。少負大志,從戎入云南,因功擢升保同知職。清光緒年間,歷任羅次令、安平廳同知。曾奉命赴越抗擊法軍,以運糧功晉階知府加三品官銜。后又因平亂保境有功,獲朝廷賞,賜號“謀勇巴圖魯”。(“巴圖魯”是清朝褒獎軍中將領的一種稱號,意為“勇猛”,“謀勇巴圖魯”,意為“智勇雙全”)。
覃廷芳,容縣楊村鄉踏田村人。1927年12月25日生。1945年冬容州中學畢業后進上海軍醫大學,旋到美國依阿華大學藥物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該大學教授,在主持藥物研究所工作,帶博士研究生的同時,從事防治艾滋病、癌癥、高血壓、關節炎等多種藥物的臨床試驗研究,在國際藥物學界享有盛譽。
覃朝鋒,博白人,1930年生,教授。1955年畢業于廣州中山大學地理學系。長期從事植物地理學與生態環境學的教學科研,專長植物分類與生態環境。先后參加承擔國家和地方研究項目64項。其科研成果獲廣東省科學大會優秀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廣東省高教廳二等獎,榮獲廣東省高等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稱號。
覃國光,興業縣人。1932年生。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教授,曾參與我國核小動作艇研發事業。
覃善彰,興業縣人。中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兩彈一星”高級工程師。
民族文化信仰鑄就家族精神之魂
覃氏家族是一個有著強大文化力量的宗族。從某種意義上看,翻閱覃氏族譜猶如進行一場文化儀式,感覺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儀式洗禮。通過閱歷覃氏的來源、遷徙、繁衍、發展、流布、傳承、民風、民俗等,我們看到了蘊藏在覃氏家族深處的文化圖景。覃氏族人對民族文化有著極深的信仰,這份發自內心的信仰,也鑄就了他們整個家族的精神之魂:堅忍不拔的毅力,團結互助的美德,吃苦耐勞的精神,竭誠報國的忠貞,自強不息的品格,誠實守信的作風,勤奮耕讀的傳統、開拓進取的意志,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等。這種精神深深熔鑄在他們的靈魂中,具有物質力量難以匹敵的精神力量,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幾千年來,就在覃氏族人身上延續、傳承,生生不息、充滿生機。
愛家愛國構筑“精神高地”
覃氏的族訓中,“竭誠報國 裕后光前”是其中一條重要的內容。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覃氏這條族訓,是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感升華為一種更深摯、更深刻、更深厚的信仰的體現。
據覃氏宗族學者研究考證,覃氏起源于河南省一個名叫覃懷的地方,因地名覃懷而得名。當時,黃河泛濫,洪水咆哮,民不聊生。大禹奉命組織民眾治理水患,來到覃懷,伯益帶領當地覃氏部族協助大禹。在黃河中游的水患得到治理后,大禹帶領伯益部族繼續南下。覃氏也跟隨大禹治水而離開故地。他們為民族利益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先是輾轉來到浙江會稽等地,后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自然災害、社會動亂或隨軍出征等原因,開始四處遷徙。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他們經歷磨難,不斷發展,靠的是堅韌不拔的毅力、一往無前的勇氣、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魄力。這些,也構成了覃氏宗族的精神之魂。
覃氏人在民族大義面前,同樣鐵骨錚錚?!逗鬂h書》中就記載著覃氏先輩覃兒健的事跡。覃兒健祖籍雍秦,其父(覃屏)漢時受封武威鎮夷將軍,于漢平帝三年,領兵助武陵太守征剿“五溪蠻”(今湖南西北部)。戰事平息后,駐守漤中、充縣及零陽等地(今張家界市轄區)。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施行“新政”,增加賦稅,人民怨聲載道。當地民眾推舉覃兒健為首領,與王莽新政抗衡。后覃兒健被官軍斬殺。覃兒健屬將軍名門之后,家境優越,衣食無憂。然其胸懷正義,疾惡如仇,不畏權勢,為維護民眾利益,高舉義旗,率眾與前來鎮壓的官兵拼死相搏,成為威震一方的農民起義領袖,最后血灑疆場,英勇獻身。他為覃氏家族注入了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基因。覃氏先輩覃英(莫),在明朝應征平叛有功,洪武年間奉調守容州(現容縣),由百戶升正千戶,誥封武靖將軍。其后裔九人被誥授將軍,有“一門九將軍”之譽。而同是出自容縣的覃克振少負大志,從戎入云南,因功擢升保同知職。清光緒年間,歷任羅次令、安平廳同知。曾奉命赴越抗擊法軍,以運糧功晉階知府加三品官銜。后又因平亂保境有功,獲朝廷賞。興業縣人覃猛,自幼精通詩書,嫻熟武藝。明成代年間,奉命征剿兩廣諸夷,先平亂于廣東,后轉戰梧州。功成后參加興業縣治亂。因屢平賊寇,累建功勛,蒙上準奏,誥封興業縣南門樓狼總,授予狼田,供養狼兵,以遏亂萌。這些覃氏先輩,用自己的英勇,構筑起了宗族的“精神高地”。
在抗日戰爭時期,覃氏許多優秀兒女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奔赴前線,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軍,很多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覃氏長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和影響,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榮辱與共,為反抗封建壓迫,抗擊外來入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翻閱玉林各個縣(市、區)的覃氏族譜,發現無論是新中國建立前,還是新中國建立后的覃氏族規里,都有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條款和內容,體現了覃氏后人身上所有的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
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族群
覃氏后人擁有著勤奮進取、奮發有為的優良品格,是一個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姓氏??v觀覃姓發展的歷史,自始至終都秉承著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
“勤耕好學, 創業夢圓”,是覃氏族訓中的另一項重要內容。短短八字,看出了覃氏族人身上勤勉讀書、崇尚文化的優良傳統。其子孫焚膏繼晷,發奮攻讀,以致人才輩出。勤學苦讀是中華民族的美好品德,覃氏族人執著于此道,并孜孜追求之。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進程中,覃氏人在各個領域中都涌現出不少杰出人才,他們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興旺作出了重要貢獻。
容縣人覃廷芳,1945年冬容州中學畢業后進入上海軍醫大學,之后到美國依阿華大學藥物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從事防治艾滋病、癌癥、高血壓、關節炎等多種藥物的臨床試驗研究,在國際藥物學界享有盛譽。博白人覃朝鋒,1955年畢業于廣州中山大學地理學系。長期從事植物地理學與生態環境學的教學科研,專長植物分類與生態環境。先后參加承擔國家和地方研究項目64項。其科研成果獲廣東省科學大會優秀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廣東省高教廳二等獎,榮獲廣東省高等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稱號。覃善彰來自興業縣,中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兩彈一星”高級工程師。北流人覃偉,研究生學歷,高級畜牧師,現任桂林大發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公司利用桂林優良品種“九屋烏雞”成功培育出“大發烏雞”“大發鐵腳麻雞”,獲自治區科技成果獎。
在覃氏每一位名賢的成長和建功立業的過程,都閃耀著歷代覃氏人的人生智慧與家國情懷。從中能看出覃氏宗族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這種自信也鍛造出了堅持堅守的定力、奮起奮發的勇氣、創新創造的活力,讓宗族精神大廈巍然聳立。
一個個覃氏先輩懷揣夢想、奮力起航的故事,也是覃氏宗族的文化傳統、價值信仰、審美情趣最生動的展現,凸顯了覃氏人對杰出英才的人生價值和生活信仰的禮贊。這也是對民族文化獨特精神氣質及生存智慧的謳歌,讓人體認到民族文化的人文力量和對共同體價值的一種深深認同。
覃氏宗族能擁有不斷發展壯大之果,正是緣于此之因。
推崇儒家“八德” 鑄就宗族之魂
覃氏后人千百年來,始終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在他們身上,閃光著真、善、美、孝、愛的美德。儒家推崇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八德”,也承載于覃氏各宗支的族規族訓里面。
2014年,覃氏成立廣西弘勤文化研究會后,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熱心公益、好善樂施的良好風尚作為研究會的重要工作任務。在廣西弘勤文化研究會的帶動下,廣西各市縣的覃氏宗親會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蔚然成風,而且逐步常態化,形成了幫扶機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廣西弘勤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企業家覃信,多年來一直堅持捐助善款,用于當地修建公路、扶貧、幫困、濟危、助學、捐醫、資助公安天網工程及政府城鄉清潔工程等公益慈善事業。2012年出資48萬元人民幣,購買一輛大巴車,專門用于免費接送玉林“兩區五縣市”的“腎透”病人到醫院進行治療,每年累計接送病患超過1萬人次,每逢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堅持對家鄉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慰問。
廣東九華集團董事長、廣西企業家協會澳門分會會長覃冠華來自興業縣城隍鎮,他同樣是一名公益人。10年前,他偶然遇到一名孤兒并資助其讀書,從此走上了公益之路。他每年都拿出100多萬元資助孤兒、貧困學生和貧困家庭。他還先后領養了6名孤兒。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迅速在公司組建了抗疫救災小分隊,輾轉多地,積極籌集口罩、消毒液等緊缺物資,捐贈給抗疫一線。2022年,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他組織開展了“慰問百名黨員”活動,慰問了106名黨員。幾年前,他還響應玉林市委、市政府發出的“玉商回歸”的號召,在玉林成立了廣西九華投資集團,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自覺深耕挖掘和傳承玉林本地傳統文化的發展。在玉林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多年來多次邀請和組織北京、廣東、澳門、香港、湖南、浙江等地的大型文化公司和多位知名藝術家蒞臨玉林,請他們為玉林的文化事業獻策獻力。今年,為協助玉州區政府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他邀請了廣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忠陽組織畫家蒞臨玉州區轄區內八個鎮街進行實景創作,將這些畫作在南寧和玉林城區展出,以此宣傳玉林文化、推介玉林文化。其間,玉州區政府借機在南寧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取得簽約高達12多億元的喜人成績,反響熱烈。
像覃信、覃冠華這樣踐行著儒家“八德”的覃氏后人還有不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信仰,已深深扎根于覃氏人的內心。他們用民族文化信仰,鑄就家族精神之魂。他們胸懷修身、齊家與治國的大志,用行動演繹著覃氏先輩們的人生大智慧,并將忠孝節義、修身立命、勤治家業、誠實守信、家國一體等良好家風深深地鐫刻于胸中,代代相傳。這,就是覃氏宗族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您貴姓 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