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永遠在路上
——記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公司總經理楊劍洪
楊劍洪正在煉鋼廠查看生產情況。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陳泉宗 通訊員 梁 川)“現在要提升產品質量,把成本降下來,跟客戶建立一種以客戶為驅動型的營銷體系……”
談及玉林市不銹鋼產業的發展,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劍洪堅信,只有主動作為,團結引領企業廣大科技工作者投入到轉型發展的浪潮中,推動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為構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新格局貢獻科技創新力量。
攻克難題促生產
2018年,不銹鋼生產成本上漲,作為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的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生產經營受到極大沖擊。為扭轉局面,楊劍洪被集團委派到中金公司擔任副總經理,負責公司生產和技術管理工作。
“老區燒結、高爐設備老化嚴重,軋材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對生產穩順造成不利影響?!背醯街薪鸸?,楊劍洪發現產能上不去的原因所在。
楊劍洪立即帶領團隊圍繞“高效、低耗、穩定、均衡”主線,通過提前準備好大型檢修機具和備品備件,檢修時間由原來的75天縮短到15天,極大提高了檢修效率;攻克鐵前系統配礦、煉鋼合金結構的優化攻關以及提升軋材綜合成材率,鐵和鋼的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調節設備能力逐步向精度控制過渡,產量穩步大幅增長。
2019年,中金公司煉鋼年產達72萬噸,同比增長了24%,創下歷年來最高紀錄。
創新產品促創收
鋼鐵產能上去后,又面臨了新問題:產品銷售陷入瓶頸。
“當時生產的不銹鋼卷有少量產品質量達不到客戶需求?!睏顒榘l現,公司在產品生產過程中,2毫米的不銹鋼板材通過軋機只能直接軋制到0.8毫米的薄度,無法滿足客戶提出的直軋0.6毫米薄度以下要求,需要進行退火后二次軋制,增加了加工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鋼卷加工開裂的風險。針對厚度精度控制的問題,楊劍洪組織軋制工藝優化攻關,實現不銹鋼全系列寬度規格負偏差控制,提升中金公司產品在下游冷軋加工客戶的接受度。
楊劍洪重新拿起書本,把不銹鋼鎳鐵、燒結等工藝流程又學了一遍,帶領團隊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廣西柳鋼華創科技研發有限公司進行整個不銹鋼產品的分析和研發,經過多次系列的工業實驗,在2019年—2020年,成功開發出高表面質量及綜合性能優良的200、300系不銹鋼品種,滿足了行業標準和用戶的使用要求,成功解決不銹鋼品種單一、銷售不暢等問題。
“經過多次迭代升級,現在的200系不銹鋼品種已成為中金公司的代表性產品,在整個廣東市場也是主流?!睏顒檎f,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中金公司的200系不銹鋼品種在市場上信譽度很高。
2021年,在楊劍洪和團隊努力下,中金公司的年銷售和產值均突破100億元,成為玉林市第2家產值突破百億的企業。同年,他擔任中金公司總經理。
技術創新促轉型
近年來,在全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200系不銹鋼產品競爭日趨激烈,楊劍洪意識到,僅憑單一的200系不銹鋼產品難以在激烈的市場上突圍,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勢在必行。
2021年,楊劍洪帶領團隊火速投入到400系新品種開發及200、300系不銹鋼品種工藝優化開發。2022年,他和團隊成功開發200系不銹鋼J7和400系不銹鋼鋼種F400,進一步豐富了400系不銹鋼的牌號及技術儲備。
為了降本增效,楊劍洪還帶領團隊開展優化配礦、調整煉鋼合金結構、提升軋材綜合成材率等一系列舉措,在2022年,不銹鋼系統實現噸鐵成本下降60元/噸,鎳鐵冶煉項目實現噸鐵成本降低50元,實現全年降成本約1億元;熱軋工序綜合成材率提升至97.94%,綜合成材率提升使全年增效1000萬元。
原標題:
創新,永遠在路上